卷第八

纪昀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77读书网 www.777du.com,最快更新纪评文心雕龙最新章节!

    比兴第三十六

    《诗》文宏奥,包韫六义;毛公述《传》,独标“兴”体:岂不以“风”通一作“异”。(眉批:“异”字是。) 而“赋”同,“比”显而“兴”隐哉?故比者,附也;兴者,起也。附理者切类以指事 ,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。起情,故兴体以立;附理,故比例以生。比则畜愤以斥言,兴则环譬以记一作“托”。(眉批:“托”字是。) 讽。(眉批:朱子传《诗》,谓有不取义之兴,未为知言。) 盖随时之义不一,故诗人之志有二也。

    观夫兴之托谕 ,婉而成章,称名也小,取类也大。《关雎》有别,故后妃方德;尸鸠贞一,故夫人象义。义取其贞,无从(眉批:“从”字疑误。) 于夷禽;德贵其别,不嫌于鸷鸟:明而未融,故发注而后见也。且何谓为比 ?盖写物以附意,扬言以切事者也。故金锡以喻明德,珪璋以譬秀民,螟蛉以类教诲,蜩螗以写号呼,浣衣以拟心忧,席卷汪本作“卷席”。 以方志固:凡斯切象,皆比义也。至如“麻衣如雪”“两骖如舞”,若斯之类,皆比类者也。楚襄信谗,而三闾忠烈,依《诗》制《骚》,讽兼“比”“兴”。(眉批:以上平论兴比,以下言兴亡而比传。兴义亦不全亡,但诗中偶用,赋颂无闻耳。) 炎汉虽盛,而辞人夸毗,《诗 》刺道丧 ,故 “兴 ”义销 亡 。于是赋颂先鸣 ,故 “比 ”体云构 ,纷纭杂遝,信旧章矣。

    夫比之为义 ,取类不常:(眉批:以下畅发比义。)(眉批:非特兴义销亡,即比体亦与“三百篇”中之比差别。大抵是赋中之比,循声逐影,拟诸形容,如《鹤鸣》之陈诲,《鸱鸮》 之讽论也。) 或喻于声,或方于貌,或拟于心,或譬于事。宋玉《高唐》云“纤条悲鸣,声似竽籁”,此比声之类也。枚乘《菟园》云“焱焱纷纷,若尘埃之间白云”,此则比貌之类也。贾生《 赋》云“祸之与福,何异纠 ”,此以物比理者也。王褒《洞箫》云“优柔温润”,“如慈父之畜子也”,此以声比心者也。马融《长笛》云“繁缛络绎,范蔡之说也”,此以响比辩者也。张衡《南都》云“起郑舞”,“茧曳元作‘茧抽’,按本赋改。 绪”,此以容比物者也。若斯之类,辞赋所先,日用乎“比”,月忘乎“兴”,习小而弃大,所以文谢于周人也 。至于扬、班之伦,曹、刘以下,图状山川,影写云物,莫不纤疑作“织”。 综“比”义,以敷其华,惊听回视,资此效绩。又安仁《萤赋》云“流金在沙”,季鹰《杂诗》云“青条若总翠”,皆其义者也。故比类虽繁,以切至为贵,若刻鹄元作“鹤”,谢改。 类鹜,则无所取焉。(眉批:亦有太切转成滞相者。言不一端,要各有当;文无定体,要归于是。)

    赞曰:诗人比兴,触物圆览 。物虽胡越 ,合则肝胆 。拟容取心,断辞必敢。攒杂咏歌,如川之涣。

    六义  见 《明诗 》篇 。

    毛公  《汉 ·艺文志 》:《毛诗故训传 》三十卷 。毛公之学 ,自谓子夏所传 。

    《关雎 》 《诗小序 》:关雎 ,后妃之德也 。

    尸鸠  《诗小序 》:鹊巢 ,夫人之德也 。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 ,夫人起家而居有之 ,德如鸤鸠 ,乃可以配焉 。

    鸷鸟  《诗传 》:雎鸠 ,王雎也 ,挚而有别 。《注 》:挚 ,本亦作 “鸷 ”。

    金锡  见 《卫风 ·淇澳 》篇 。

    珪璋  见 《大雅 ·卷阿 》篇 。

    螟蛉  见 《小雅 ·小宛 》篇 。扬子 《法言 》: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 ,祝之曰 :类我类我 ,久则肖之矣 。

    蜩螗  见 《大雅 ·荡 》之篇 。

    浣衣  见 《邶风 ·柏舟 》篇 。

    席卷  同上 。

    如雪  见 《曹风 ·蜉蝣 》篇 。

    如舞  见 《风 ·大叔于田 》篇 。

    夸毗  见 《大雅 ·板 》之篇 。

    优柔温润  王褒 《洞箫赋 》:听其巨音 ,则周流泛滥 ,并包吐含 ,若慈父之畜子也 。又云 :优柔温润 ,又似君子 。

    安仁 《萤赋 》 潘岳 《萤火赋 》:飘飘频频 ,若流金之在沙 。岳 ,字安仁 。

    季鹰 《杂诗 》 张翰 《杂诗 》:青条若总翠 。翰 ,字季鹰 。

    刻鹄类鹜  马援 《与兄子书 》:效伯高不得 ,犹为谨厚之士 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。

    胡越  《孔丛子 》:胡越之人 ,同舟济江 ,中流遇风波 ,其相救如左右手 。

    肝胆  《庄子 》:自其异者视之 ,肝胆楚越也 。

    必敢  《李斯传 》:赵高曰 :顾小而忘大 ,后必有害 。狐疑犹豫 ,后必有悔 。断而敢行 ,鬼神避之 ,后有成功 。

    夸饰第三十七

    夫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神道难摹,精言不能追其极;形器易写,壮辞可得喻其真:才非短长,理自难易耳。故自天地以降,豫入声貌,文 辞所被 ,夸饰恒存 。虽《诗》《书》雅言,风格训世,事必宜广,文亦过焉。(眉批:先以六经说入,分两层钩剔,语自斟酌,非刘子玄惑经之比。) 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,论狭则河不容舠;说多则子孙千亿,称少则民靡孑遗;襄陵举滔天之目,倒戈立漂杵之论:辞虽已甚 ,其义无害也 。且夫鸮音之丑,岂有泮林而变好?荼味之苦,宁以周原而成饴?并意深褒赞 ,故义成矫饰 ;大圣所录,以垂宪章:孟轲所云 ,“说 《诗 》者不以文害辞 ,不以辞害意 ”也。

    自宋玉 、景差 ,夸饰始盛 ;相如凭风,诡滥愈甚。故《上林》之馆,奔星与宛虹入轩;从禽之盛,飞廉与鹪鹩按:本赋作“焦明”。 俱获。及扬雄《甘泉》,酌其余波。语瑰奇则假珍于玉树,言峻极则颠坠于鬼神。至《东都》之比目,《西京》之海若,验理则理无不验,(眉批:“不验”当作“可验”。) 穷饰则饰犹未穷矣。又子云《羽一作“校”。 猎》,鞭宓妃以饷屈原;张衡《羽猎》,困玄冥于朔野。娈彼洛神,既非罔两;惟此水师,亦非魑魅:而虚用滥形,不其疏乎?此欲夸其威而饰元脱。 其下有阙字。 事,义暌刺也。至如气貌山海,体势宫殿,嵯峨揭业,熠耀焜煌之状,光采炜炜而欲然,声貌岌岌其将动矣。莫不因夸以成状 ,沿饰而得奇 也 。于是后进之才 ,奖气挟声 ;轩翥而欲奋飞 ,腾掷而羞跼步 。(眉批 :昌黎诗句 多如此 。) 辞入炜烨 ,春藻不能程其艳 ;言在萎绝 ,寒谷未足成其凋 。谈欢则字与 笑并 ,论戚则声共泣偕 ,信可以发蕴而飞滞 ,披瞽而骇聋矣 。

    然饰穷其要,则心声锋起;夸过其理,则名实两乖。若能酌《诗》《书》之旷旨,翦扬、马之甚泰,使夸而有节,饰而不诬,亦可谓之懿也。(眉批:文质相扶,点 染在所不免。若字字摭实,有同史笔,实有难于措笔之时。彦和不废夸饰,但欲去泰去甚,持平之论也。)

    赞曰:夸饰在用,文岂循检?言必鹏运,气靡鸿渐。倒海探珠,倾昆取琰。旷而不溢,奢而无玷。

    嵩高  《大雅 》:嵩高维岳 ,峻极于天 。

    容舠  《国风 》:谁谓河广 ?曾不容刀 。

    千亿  《大雅 》:干禄百福 ,子孙千亿 。

    孑遗  《小雅 》:周余黎民 ,靡有孑遗 。

    滔天  《尧典 》:汤汤洪水方割 ,荡荡怀山襄陵 ,浩浩滔天 。

    漂杵  《武成 》:前徒倒戈 ,攻于后以北 ,血流漂杵 。

    鸮音  《鲁颂 》:翩彼飞鸮 ,集于泮林 。食我桑黮 ,怀我好音 。

    荼味  《大雅 》:周原膴膴 ,堇荼如饴 。

    景差  《风赋 》: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 ,宋玉 、景差侍 。《注 》:宋玉 、景差 ,楚大夫 。

    奔星 、宛虹  《上林赋 》:奔星更于闺闼 ,宛虹拖于楯轩 。

    飞廉 、焦明  《上林赋 》:径峻赴险 ,越壑厉水 ,椎飞廉 ,弄獬豸 。《注 》:飞廉 ,龙雀也 ,鸟身鹿头 。又 :捷鹓 ,掩焦明 。《注 》:焦明似凤 ,西方之鸟也 。

    玉树  扬雄 《甘泉赋 》:翠玉树之青葱兮 。《注 》:《汉武故事 》曰 :上起神屋 ,前庭植玉树 ,珊瑚为枝 ,碧玉为叶 。

    鬼神  《甘泉赋 》:鬼魅不能自逮兮 ,半长途而下颠 。《注 》:言鬼魅至此亦不能上 ,至半途而颠坠也 。

    比目  《西都赋 》:投文竿 ,出比目 。《注 》:东方有比目鱼 ,不比不行 。

    海若  《西京赋 》:海若游于玄渚 。《注 》:海若 ,海神也 。

    宓妃  扬雄 《羽猎赋 》:鞭洛水之宓妃 ,饷屈原与彭胥 。《汉书音义 》:宓妃 ,宓羲氏之女 ,溺死洛水为神 。

    玄冥  《左传 》:昧为玄冥师 。《注 》:玄冥 ,水官 。昧为水官之长 。又 :共工氏以水纪 ,故为水师而水名 。按 :张衡 《羽猎赋 》文不全 ,无 “困玄冥于朔野 ”之语 。

    魑魅  《左传 》:魑魅罔两 ,莫能逢之 。《注 》:魑 ,山神 。魅 ,怪物 。罔两 ,水神 。

    嵯峨揭业  《西京赋 》:嵯峨崨 。《上林赋 》:嵯峨 。《鲁灵光殿赋 》:飞陛揭孽 。

    寒谷  刘向 《别录 》:邹衍在燕 ,有谷寒 ,不生五谷 。邹子吹律而温至 ,生黍也 。

    鹏运  《庄子 》:北冥有鱼 ,其名为鲲 ,化而为鸟 ,其名为鹏 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。

    鸿渐  《易 ·渐卦 》爻 。

    事类第三十八

    事类者,盖文章之外,据事以类义,援古以证今者也。昔文王繇《易》,剖判爻位。《既济》九三,远引高宗之伐;《明夷》六五,近书箕子之贞:斯略举人事,以征义者也。至若胤征羲和,陈政典之训;盘庚诰民,叙迟任之言:此全引成辞,以明理者也。然则明理引乎成辞,征义举乎人事,乃圣贤之鸿谟,经籍之通矩也。《大畜》之象,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”,亦有包于文矣。

    观夫屈、宋属篇,号依诗人,虽引古事 ,而莫取旧辞 。唯贾谊《 赋》,始用鹖冠之说;相如《上林》,撮引李斯之书:此万分之一会也。及扬雄《百元作“六”。 官箴》,颇酌于《诗》《书》;刘歆《遂初赋》,历叙于纪传:渐渐综采矣 。至于崔 、班 、张 、蔡 ,遂捃摭经史 ,华实布濩 ,因书立功 ,皆后人之范式也 。

    夫姜桂同地,辛在本性;文章由学,能在天资。才自内发,学以外成,有学 饱而才馁 ,有才富而学贫 。(眉批:确有此二种人。) 学贫者迍邅于事义,才馁者劬劳于辞情,此内外之殊分《御览》作“方”。 也。是以属意立文,心与笔谋;才为盟 主 ,学为辅佐 。主佐合德 ,文采必霸 ;才学褊狭 ,虽美少功 。(眉批:此一段言学欲博。)(眉批:才禀天授,非人力所能为,故以下专论博学。) 夫以子云之才,而自奏不学,及观书石室,乃成鸿采。表里相资,古今一也。故魏武称张子之文为拙,然学问肤浅,所见不博,专拾掇崔、杜小文,所作不可悉难,难便不知所出。斯则寡闻之病也。

    夫经典沉深,载籍浩瀚,实群言之奥区,而才思之神皋也。扬、班以下,莫不取资,任力耕耨,纵意渔猎,操刀能割,必列汪作“裂”。 膏腴。是以将赡才力 ,务在博见 ,狐腋非一皮能温 ,鸡跖必数千而饱矣 。是以综学在博 ,取事贵约 ,校 练务精 ,捃理 一作“摭”。 须核 ,(眉批:徒博而校练不精,其取事、捃理不能约核,无当也。吾见其人矣。)(眉批:此一段言择欲精。) 众美辐辏,表里发挥。刘劭《赵都赋》云:“公子之客,叱劲楚令歃盟;管库隶臣,呵强秦使鼓缶。”用事如斯,可谓理得而义要矣。故事得其要 ,虽小成绩 ,譬寸辖制轮 ,尺枢运关也 。或微言美事 ,置于 闲散 ,是缀金翠于足胫 ,靓粉黛于胸臆也 。

    凡用旧合机,不啻自其口出,引事乖谬,虽千载而为瑕。(眉批:此一段以曹、陆为鉴,言用事宜审。) 陈思,群才之英也,《报孔璋书》云:“葛天氏之乐,千人唱,万人和,听者因以蔑《韶》《夏》矣。”此引事之实谬也。按葛天之歌,唱和三人而已。相如《上林》云:“奏陶唐之舞,听葛天之歌,千人唱,万人和。”唱和千万人,乃相如接人;疑当作“推之”二字。(眉批:“接人”二字,疑或“增入”之讹。千人万人,自指汉时之歌舞者 ,不过借陶唐 、葛天点缀其事 ,非即指上二事也 。子建固误 ,彦和亦未详 考也。) 然而滥侈葛天,推三成万者,信赋妄书,致斯谬也。陆机《园葵》诗云:“庇足同一智,生理合异端。”夫葵能卫足,事讥鲍庄;葛藟庇根,辞自乐豫。若譬葛为葵,则引事为谬;若谓庇胜卫,则改事失真:斯又不精之患。夫以子建明练,士衡沉密,而不免于谬。曹仁之谬高唐,又曷足以嘲哉!夫山木为良匠所度,经书为文士所择,木美而定于斧斤,事美而制于刀笔,研思之士,无惭匠石矣。

    赞曰:经籍深富,辞理遐亘。皓如江海,郁若昆邓。文梓共采,琼珠交赠。用人若己,古来无懵。

    高宗  《易 ·既济 》:九三 ,高宗伐鬼方 ,三年克之 。

    箕子  《易 ·明夷 》:六五 ,箕子之明夷 ,利贞 。

    政典  《夏书 ·政典 》曰 :先时者杀无赦 ,不及时者杀无赦 。

    迟任  《盘庚 》:迟任有言曰 :人惟求旧 ,器非求旧 ,惟新 。

    鹖冠  《汉 ·艺文志 》:《鹖冠子 》一篇 。《注 》:楚人 ,居深山 ,以鹖为冠 。按 :贾谊 《 鸟赋 》中多用 《鹖冠子 》语 。

    引李斯书  李斯 《谏逐客书 》:建翠凤之旗 ,树灵鳝之鼓 。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 》:建翠华之旗 ,树灵鼍之鼓 。

    百官  扬雄有 《百官箴 》。

    遂初  《刘歆集 》有 《遂初赋 》。按 :赋中感往寓意 ,皆纪传中事 。

    捃摭  《汉 ·艺文志 》:捃摭遗逸 。《注 》:捃摭 ,谓拾取之 。

    布濩  《东京赋 》:声教布濩 。《注 》:布濩 ,犹散被也 。

    自奏不学  扬雄 《答刘歆书 》:雄为郎之岁 ,自奏少不得学 ,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 ,愿不受三岁之奉 ,且休脱直事之繇 ,得肆心广意以自克就 。有诏可不夺奉 ,令尚书赐笔墨钱六万 ,得观书于石渠 。

    狐腋  《慎子 》:千金之裘 ,非一狐之腋 。

    鸡跖  《淮南子 》:善学者 ,若齐王之食鸡 ,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 。

    刘劭  《魏志 》:刘劭 ,字孔才 ,尝作 《赵都赋 》,明帝美之 。

    歃盟  毛遂事 ,见 《祝盟 》篇 。

    管库隶臣  《檀弓 》: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 ,七十有余家 。《左传 》:舆臣隶 ,隶臣僚 。《注 》:隶 ,谓隶属于吏也 。

    鼓缶  《蔺相如传 》:赵王与秦王会渑池 。秦王酒酣 ,令赵王鼓瑟 。蔺相如奉盆缶秦王 ,以相娱乐 。秦王不肯击缶 ,相如曰 :五步之内 ,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。于是秦王不怿 ,为一击缶 。《风俗通义 》:缶者 ,瓦器 ,所以盛酒 ,秦人鼓之以节歌也 。按 :相如本宦者缪贤舍人 ,故云管库隶臣 。

    寸辖  《淮南子 》: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 ,以其要在三寸之辖 。

    运关  《文子 》:五寸之关 ,能制开阖 ,所居要也 。

    卫足  《左传 》:齐刖鲍牵 。孔子曰 :鲍庄子之智不如葵 ,葵犹能卫其足 。

    庇根  《左传 》:宋昭公将去群公子 ,乐豫曰 :不可 。公族 ,公室之枝叶也 。若去之 ,则本根无所庇荫矣 。葛藟犹能庇其本根 ,故君子以为比 ,况国君乎 !

    山木  《左传 》:山有木 ,工则度之 。

    匠石  《庄子 》:匠石之齐 ,见栎社树 。匠石不顾 ,曰 :此不材之木也 。嵇康 《琴赋 》:匠石奋斤 。

    文梓  《吴越春秋 》:越王使木工伐木 ,天生神木一双 ,阳为文梓 ,阴为楩楠 。

    无懵  《左传 》:不与于会 ,亦无瞢焉 。《注 》:瞢 ,闷也 。瞢与懵同 。

    练字第三十九

    夫文象列而结绳移,鸟迹明而书契作,斯乃言语之体貌,而文章之宅宇也。苍颉造之,鬼哭粟飞;黄帝用之,官治民察。先王声教,书必同文, 轩之使,纪言殊俗,所以一字体,总异音。《周礼》保张本有“童”字。 氏,掌教六书。秦灭旧章,以吏为师。及李斯删籀而秦篆兴,程邈造隶而古文废。

    汉初草律,明著厥法。太史学童,教试六体。又吏民上书,字谬辄劾。是以马字缺画,而石建惧死,虽云性慎,亦时重文也。至孝武之世,则相如撰篇。及宣、成二帝,征集小学,张敞以正读传业,扬雄以奇字纂训,并贯练《雅》《颂》,总阅音义。鸿元作“鸣”,朱改。(眉批:“鸣”字不误。) 笔之徒,莫不洞晓。且多赋京苑,假借形声。是以前汉小学,率多玮字,非独制异,乃共晓难也。

    暨乎后汉,小学转疏,复文隐训,臧否大半。及魏代缀藻,则字有常检;追观汉作,翻成阻奥。故陈思称:“扬、马之作,趣幽旨深,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,非博学不能综其理。”岂直才悬,抑亦字隐。(眉批:胸富卷轴,触手纷纶,自然瑰丽 ,方为巨作 。若寻检而成 ,格格然着于句中 ,状同镶嵌 ,则不如竟用易字 。文之工拙 ,原不 在字之奇否。沈休文三易之说,未可非也。若才本肤浅,而务于炫博以文拙,则风更下矣。) 自晋来用字,率从简易,时并习易,人谁取难?今一字诡异,则群句震惊;三人弗识,则将成字妖矣。后世所同晓者,虽难斯易;时所共废,虽易斯难,(眉批:六经之文 ,有三尺童子胥知者 ,有师儒宿老所未习者 ,岂有一定之难易哉 ?缘于世所共晓与共 废耳。) 趣舍之间,不可不察。

    夫《尔雅》者,孔徒之所纂,元作“慕”,许改。 而《诗》《书》之襟带也;《仓颉》者,李斯之所辑,而鸟籀之遗体也。《雅》以渊源诂训,《颉》以苑囿奇文,异体相资,如左右肩股,该旧而知新,亦可以属文。若夫义训古今,兴废殊用,字形单复,妍媸异体。心既托声于言,言亦寄形于字,讽诵则绩在宫商,临文则能归字形矣。

    是以缀字属篇,必须练择:一避诡异,二省联边,三权重出,元作“幽”,钦愚公改。 四调单复。(眉批:此论当知。) 诡异者,字体瑰怪者也。曹摅诗称:“岂不愿斯游,褊心恶 呶。”两字诡异,大疵美篇。况乃过此,其可观乎!联边者,半字同文者也。(眉批:此则无甚关系。) 状貌山川,古今咸用,施于常文,则龃龉元作“ 铦”,朱改。 为瑕,如不获免,可至三接,三接之外,其字林乎!重出者,同字相犯者也。《诗》《骚》元作“验”。 适会,而近世忌同,若两字俱要 ,则宁在相犯 。(眉批:复字病小,累句病大,故宁相犯。) 故善为文者 ,富于万篇 ,贫于一字 。(眉批:“富 于”二句,甘苦之言。) 一字非少 ,相避为难也 。单复者,字形肥瘠者也。瘠字累句,则纤疏而行劣;肥字积文,则黯黕元作“默”,朱改。 而篇暗。(眉批:此尤无关系。) 善酌字者,参伍单复,磊落如珠矣。凡此四条,虽文不必有,而体例不无。若值而莫悟,则非精解。

    至于经典隐暧,方册纷纶,简蠹帛裂,三写易字,或以音讹,或以文变。子思弟子,“于穆不祀者”,音讹之异也;晋之史记,“三豕渡河”,文变之谬也。《尚书大传》有“别风淮雨”,《帝王世纪》云“列风淫雨”。别、列,淮、淫,字似潜移;淫、列义当而不奇,淮、别理乖而新异。傅毅制诔,已用“淮雨”。固知爱奇之心,古今一也。(眉批:此补出承讹一层,为明知而爱奇故用者言。今人文字,动称夏五月为夏五,亦“淮雨”之类矣。) 史之阙文,圣人所慎,若依义弃奇,则可与正文字矣。

    赞曰:篆隶相镕,《苍》《雅》品训。古今殊迹,妍媸异分。字靡易流,文阻难运。声画昭精,墨采腾奋。

    鬼哭粟飞  《淮南子 》:昔者 ,苍颉作书而天雨粟 ,鬼夜哭 。

    官治民察  见 《征圣 》篇 “象夬 ”注 。

    轩  《风俗通 》:周 、秦常以岁八月 ,遣 轩之使 ,采异代方言 ,藏之秘府 。

    六书  《周礼 》:保氏教国子六艺 ,五曰六书 。《注 》:象形 、会意 、转注 、指事 、假借 、谐声 。

    吏师  《秦始皇本纪 》:若欲有学法令 ,以吏为师 。

    删籀 、造隶  《汉 ·艺文志 》:《苍颉 》七章 ,秦丞相李斯所作也 。文字多取 《史籀 》篇 ,而篆体复颇异 ,所谓秦篆者也 。是时始造隶书矣 ,起于官狱多事 ,苟趋省易 ,施之于徒隶也 。

    六体  《汉 ·艺文志 》:汉兴 ,萧何草律 ,亦著其法 。曰 :太史试学童 ,能讽书九千字以上 ,乃得为史 。又以六体试之 ,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 、史书令史 。吏民上书 ,字或不正 ,辄举劾 。六体者 ,古文 、奇字 、篆书 、隶书 、缪篆 、虫书 。《注 》:篆书 ,谓小篆 ,盖秦始皇使程邈所作也 。隶书亦程邈所献 。

    马字缺画  《万石君传 》:长子建 ,为郎中令 。奏事下 ,建读之 ,惊恐曰 :书马者 ,与尾而五 ,今乃四 ,不足一 ,获谴死矣 。其为谨慎 ,虽他皆如是 。

    相如撰篇  《汉 ·艺文志 》:武帝时 ,司马相如作 《凡将篇 》,无复字 。

    张敞传业  《汉 ·艺文志 》:《仓颉 》多古字 ,俗师失其读 。宣帝时 ,征齐人能正读者 ,张敞从受之 。传至外孙之子杜林 ,为作训故 。《杜邺传 》:邺少孤 ,其母张敞女 。邺壮 ,从敞子吉学问 ,得其家书 。吉子竦 ,又幼孤 ,从邺学问 ,亦著于世 ,尤长小学 。邺子林 ,清静好古 ,亦有雅材 ,其正文字 ,过于邺 、竦 ,故世言小学者由杜公 。

    扬雄纂训  《汉 ·艺文志 》:元始中 ,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 ,各令记字于庭中 。扬雄取其有用者 ,以作 《训纂篇 》。

    太半  《东京赋 》注 :凡数 ,三分有二为太半 。

    孔徒  《西京杂记 》:郭威以为 《尔雅 》周公所制 。余尝以问扬子云 ,子云曰 :孔子门徒游 、夏之俦所记 ,以解释六艺者也 。

    三接之外  按 :三接者 ,如张景阳 《杂诗 》“洪潦浩方割 ”、沈休文 《和谢宣城诗 》“别羽泛清源 ”之类 。三接之外 ,则曹子建 《杂诗 》“绮缟何缤纷 ”、陆士衡 《日出东南隅行 》“璚佩结瑶璠 ”,五字而联边者四 ,宜有字林之讥也 。若赋则更有十接 、二十接不止者矣 。

    黯黮  刘向 《九叹 》:望旧邦之黯黮兮 。《注 》:黯黮 ,暗也 。

    三写  《抱朴子 》:书三写 ,鱼成鲁 ,帝成虎 。

    三豕  《家语 》:子夏见读史志者云 :晋师伐秦 ,三豕渡河 。子夏曰 :非也 ,己亥耳 。读者问诸晋史 ,果曰 “己亥 ”。

    隐秀第四十

    夫心术之动远矣,文情之变深矣。源奥而派生,根盛而颖峻,是以文之英 蕤 ,有秀有隐 。隐也者 ,文外之重旨者也 ;秀也者 ,篇中之独拔者也 。(眉批:陆 平原云“一篇之警策”,其秀之谓乎?) 隐以复意为工,秀以卓绝为巧,斯乃旧章之懿绩,才情之嘉会也。

    夫隐之为体 ,义主 汪作“生”。(眉批:“生”字是。) 文外 ,秘响傍通 ,伏采潜发 。譬爻象之变互元作“玄”,王改。 体,川渎之韫珠玉也。故互体变爻,而化成四象;珠玉潜水,而澜表方圆。始正而末奇,内明而外润,使玩之者无穷,味之者不厌矣。彼 波起辞间 ,是谓之秀 。纤手丽音,“纤”“丽”字阙。 宛乎逸态,若远山之浮烟霭,娈女之靓容华。然烟霭天成 ,不劳于妆点 ;容华格定 ,无待于裁镕 。(眉批:纯任自然,彦和之宗旨,即千古之定论。) 深浅而各奇, 字典无“ ”字,应是“秾”字之误。 纤而俱妙,若挥之则有余,而揽之则不足矣。

    夫立意之士,务欲造奇,每驰心于玄默之表;工辞之人,必欲臻美,恒溺思于佳丽之乡。呕心吐胆,不足语穷;煅岁炼年,奚能喻苦?故能藏颖词间,昏迷于庸目;露锋文外,惊绝乎妙心。使酝藉者蓄隐而意愉,英锐者抱秀而心悦。譬诸裁云制霞,不让乎天工;斫卉刻葩,有同乎神匠矣。若篇中乏隐,等宿儒之无学,或一叩而语穷;句间鲜秀,如巨室之少珍,冯本有此二字 。若百诘“诘”字阙。 而色沮:斯并不足于才思,而亦有愧于文辞矣。

    将欲征隐 ,聊可指篇 :(眉批:此转挂漏,且“隐”亦不止于诗。) 古诗之“离别”,乐府之“长城”,词怨旨深,而复兼乎比兴。陈思之“黄雀”,公幹之“青松”,格刚才劲,而并长于讽谕。叔夜之,阙二字。 嗣宗之,阙二字。 境玄思澹,而独得乎优闲。士衡之,阙二字。 彭泽之,阙二字。以上四句功甫本阙八字,一本增入“疏放”“豪逸”四字。 心密语澄,而俱适乎。下阙二字,一本有“壮采”二字。

    如欲辨秀 ,亦惟摘句 :(眉批:此亦更仆难数。) “常恐秋节至,凉飙夺炎热”,意凄而词婉,此匹妇之无聊也;“临河濯长缨,念子怅悠悠”,志高而言壮,此丈夫之不遂也;“东西安所之,徘徊以旁皇”,心孤而情惧,此闺房之悲极也;(眉批: 此一页词殊不类,究属可疑。“呕心吐胆”,似摭玉溪《李贺小传》“呕出心肝”语;“煅岁炼年”,似摭《六一诗话》周朴“月煅季炼”语。称渊明为彭泽,乃唐人语。) “朔风动秋草,边马有归心”,气寒而事伤,此羁旅之怨曲也。

    凡文集胜篇,不盈十一;篇章秀句,裁可百二:并思合而自逢 ,非研虑之所 求 元作“果”,谢改。 也 。(眉批:精微之论。) 或有晦塞为深 ,虽奥非隐 ;雕削取巧 ,虽 美非秀矣 。故自然会妙 ,譬卉木之耀英华 ;润色取美 ,譬缯帛之染朱绿 。朱绿染缯,深而繁鲜;英华曜树,浅而炜烨:秀句(眉批:此“秀句”乃泛称佳篇,非本题之“秀”字。) 所以照文苑,盖以此也。

    赞曰:深文隐蔚,余味曲包。辞生互体,有似变爻。言之秀矣,万虑一交。动心惊耳,逸响笙匏。

    互体  《左传 》杜氏注 :《易 》之为书 ,六爻皆有变体 ,又有互体 ,圣人随其义而论之 。《疏 》:二至四 ,三至五 ,两体交互 ,各成一卦 ,先儒谓之互体 。圣人随其义而论之 ,或取互体 ,言其取义无常也 。

    澜表方圆  《尸子 》:水圆折者有珠 ,方折者有玉 。

    古诗 “离别 ” 《古诗十九首 》:行行重行行 ,与君生别离 。

    乐府 “长城 ” 乐府古辞有 《饮马长城窟行 》。长城 ,蒙恬所筑也 。言征客之至长城而饮其马 ,妇思之 ,故为 《长城窟行 》。

    黄雀  陈思王有 《野田黄雀行 》。

    青松  刘公幹诗 :亭亭山上松 。

    彭泽  《陶潜传 》:潜 ,字渊明 ,或云字元亮 ,为镇军建威参军 ,后为彭泽令 。

    《隐秀》篇自“始正而末奇”至“朔风动秋草”“朔”字,元至正乙未刻于嘉禾者即阙此叶,此后诸刻仍之。胡孝辕、朱郁仪皆不见完书,钱功甫得阮华山宋椠本钞补,后归虞山,而传录于外甚少。康熙庚辰,何心友从吴兴贾人得一旧本,适有钞补《隐秀》篇全文。辛巳,义门过隐湖,从汲古阁架上见冯已苍所传功甫本,记其阙字以归。如“疏放”“豪逸”四字,显然为不学者以意增加也。